•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省内外动态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现代化的试金石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04 10:15 信息来源: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图片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采集和猎捕天然动植物为生。那时,人类对环境基本不构成危害和破坏,即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也很容易经由自然系统自身的调节作用而恢复。市场经济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也导致了今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导致了不平衡,当前与长远不平衡,经济与生态不平衡……。究其原因,似乎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力有关。市场经济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忽视了当前与长远,当代与后代的之间的协调性,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需要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持守的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唯一的选择。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中,除了经济效益外,必须蕴含伦理价值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与生态兼顾,当代与后代兼顾,利用与保护兼顾,局部与整体兼顾。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全面保护、划分保护区、划分国家公益林,社会经济代价其实很大。区域木材价格呈上升;林业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财政收入减少;木材生产布局的转移和就业的转移;生态影响的转移,保护地生态好了,其他地区,行业,领域,的生态破坏加重风险;木材价格上升,必然刺激木材替代品(钢、水泥、塑料等)供应的增加。据研究测算:以钢、水泥、塑料等替代实木,中密度板材用做建筑及装饰材料,前者的能耗为后者的12倍以上;以石油、煤炭替代木质燃料,前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后者的14倍以上。可见,减少木材生产并没有解决环境问题,只不过是环境损害的来源方式发生了改变而已。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具有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其中生态环境伦理、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维度。生态环境伦理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渊源。客观上来看,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同时包含一个重要的变量,就是社会变革,要从根本上克服以牺牲自然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增长的弊端,需要社会全方位变革,从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出发维护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必经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国家林草局从2005年以来启动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2023年制定了《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又组建了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专家衔接机制(试行)》,森林可持续经营,需要系统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管理,从经营理念、经营策略、指导理论、规划设计、经营技术、智力支撑等方面,采取全方位的科学举措,确保试点工作不走样、有实效,达到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碳汇功能和林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目标。能否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推动林草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林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与主要推动力量,对林草人是全方位的考验,也是全新的考验,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了林业现代化的试金石。

一是对森林采伐能否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林业科学对森林采伐的定位,是森林采伐不仅是森林利用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培育措施,是一把“双刃剑”,是调整森林结构的核心措施。对幼中龄林,以调整结构、减小竞争、促进生长为目的营林措施。主伐虽然是对成熟林木的收获利用方式,但同时也肩负促进更新、培育后备资源的育林任务。因此,要扭转森林采伐是单纯取材利用的错误认识,正确认识森林采伐的作用,以调整结构、促进生长和更新为目的,实施采育结合。能否推动森林采伐按照森林自然生长发育的节奏持续、科学开展,是可持续经营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是保护、利用、发展三者的关系处理问题。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是高级的的保护,也是为了发展。经营与保护二者异曲同工,都是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经营是积极的保护,是主动作为,是积极的人为干扰。能够改善森林结构和环境、促进生长和更新,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多功能、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最终的目标是培育高质量的森林资源,这个目标恰恰是保护的目标。通过科学的培育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缩短培育周期。既要保护住林地,也要经营好林木。保护是经营的前提和保障。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总体上还还没有达到可持续状态,上世纪的“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森林“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必须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的基础上,适度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以促进森林正向演替,缩短自然恢复周期。应当在保护理念的保障下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

三是分区施策、分类经营的问题。我国于1992年在广州开始分类经营试点,启动了分类经营战略,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对于不同的类别实行不同的经营策略。《全国森林经营分区施策导则》,提出了严格保护、重点保护、保护经营、集约经营四种类型,这个分类是基于生态脆弱性与重要性提出来的,是符合实际的,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关于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解决方案: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原则上不开展森林经营活动;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中的一般用材林,按照突出主导功能的原则,实施多目标经营;速生丰产林、短轮伐期用材林等商品林,坚持市场主导,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开展集约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应当对已经明确而且有科学性的决定贯彻落实,做到该严格保护的一定要严格保护起来,该经营的要科学的开展可持续经营。应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的适应性、生长发育阶段和功能目标,科学的确定经营措施,防止“跟风”、“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如不分情况的将人工纯林都改造成混交林、幼中龄林阶段就过早地进行林下补植更新、天然次生林逐步改造成人工纯林等等,都是不合适的做法。

四是现阶段森林可持续经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上世纪国有林区大都依靠森林采伐实现了“自收自支”“滚动发展”,那么在新时代原有的一套管理办法与实施标准还能不能“复制”到新时代的问题,需要所有的从业着正面回答,如果对这个问题“敬而远之”,可持续经营的前景就很难预料。

森林可持续经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什么样的机制能让基层林场、林业局、林业县自觉和必须进行经营利用;对国有林区用什么有效的管理办法,才能发挥森林经营区域主导作用,改变公益林不经营,一封了之的现象。对采伐限额制度怎么样变革,才能保证不超采,以它为杠杆推动二类调查按期开展;怎么样使经营方案简单明晰,基层技术人员能看得懂用得上;改变“要我编案”为“我要编案”,改变不会编为会编制,改变不会用为会用;解决林业基层单位缺乏森林经理技术人才,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留不住大学生的问题。都要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正面得到回答。解决这些问题,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放在市场经济框架内才更加有利于找到答案。现阶段大部分国有林区进入了同级财政,在财政框架内要要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就要突破现有的规定与制度。现阶段,森林经营属于野外作业,样地设置、跟班作业、采伐木挂号、集材装车等,专业人员需要克服困难,付出比同岗位、同待遇的其他人更多的代价与风险,属于“苦脏累险”行业,如果不改变管理制度、不建立与“苦脏累险”相适应的管理办法与激励机制,有效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希望渺茫。本世纪以来,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探讨已经很多了,也太深了。森林经营属于传统行业,上世纪的技术也差不多够用了,在“永续利用”的基础上,“把好的留在山上”,不要沿用曾经的“把能用的都取下来”太极端做法就差不多了。如果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点放在理论与技术创新上,似乎有“绕着走”的嫌疑,应该坚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方向感,解决瓶颈问题,激发激情与活力。如果森林可持续经营仅仅在技术与理论方面发力,在研讨会上谈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在操作层面大搞成效监测、作业设计、筹备现场会甚至各式各样的“作秀”,“过程异常精彩,结果没人过问”,这种背景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似乎“走岔了”,林草人世世代代积累的精神与品质似乎要被时代“淹没了”,林草人建国以来的历史功绩似乎“中断了”。

诚心希望新时代林草人不忘初心,不忘记过去营造人工林、采伐天然林所承受的历历在目的苦难,不忘记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不要忘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回到起点重新定位森林经营,为林草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发力。(生态保护修复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