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市级动态

安徽日报:《安徽省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新业态——林下生“金” 生态富民

发布时间:2022-01-12 09:07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多种模式,林下经济遍地开花

“我们在香榧树下套种白茶,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还能增加林业附加值,去年茶叶产量有6吨。”旌德县种植户陈炳勇高兴地说。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等特点。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旌德县念好“山”字经,做足“林”文章。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发展灵芝、黄精等林下中药材种植6.7万亩,香榧、油茶等木本粮油特色林业产业种植2.6万亩,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32.3亿元。

宣城市林业局产业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积极推行林下多种经营模式,推广香榧+黄精、香榧+茶叶、山核桃+黄精、宣木瓜+茶叶、阔叶树+灵芝等林下复合种植模式,改进生产方式和栽培模式,向林地要产出、向林下空间要效益,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省常见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林禽、林畜、林茶、林果、林菌、林药、林油、林粮等。“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禽等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油茶喜获丰收,预计可采摘鲜果15万公斤。”桐城市孔城镇陷泥村油茶基地负责人高晓泉高兴地说。这片油茶林大约100亩,油茶树龄超过11年,已经进入盛产期。经过10多年发展,高晓泉已发展油茶500亩,挂果油茶超过200亩。桐城市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每年投入120余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种植大户和林农发展油茶产业,对油茶进行深加工,提升油茶产值。目前全市油茶经济林基地10万余亩,拥有龙眠山、文都、牯牛背等6个茶油品牌。

发展林下经济是推进林业转型发展和用绿富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截至2020年底,全省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近200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由2012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50亿元,年均增长27.4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