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竹林面积88万亩,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县域内共有竹类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7家,竹产业协会及竹编协会各1家,竹类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广德市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积极探索“以竹代塑”绿色发展新路径,2023年广德市竹产业产值达145亿元,竹资源总量和产业总值均位居全省前列。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谋划“以竹代塑”发展新格局。广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和宣城市主要领导的有关批示指示精神,将“以竹代塑”作为当前阶段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落实。组织林业等部门前往四川宜宾、浙江安吉等地考察“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当地的典型做法及成熟经验,出台《广德市“以竹代塑”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编制《广德市“以竹代塑”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创成省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示范基地,目前正争创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示范基地。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打造“以竹代塑”发展新起点。“十四五”期间,广德市设立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2023年共投入县级财政500万元,用于支持柏垫镇、东亭乡2个县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创建,培育毛竹、红壳竹高效笋材两用林3600亩。集中流转竹林5.7万亩。引导成立了以竹林经营为主的“两山合作社”6 家,探索发放生态收益权证3本。深化与国元保险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发“毛竹目标价格”保险,累计投保面积超万亩。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探索“以竹代塑”发展新路径。全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了国家竹藤中心首席专家汤锋教授工作站。联合国际竹藤中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15000亩的“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安徽广德试验基地,推动“毛竹林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项目” “毛竹四季笋生态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笋—竹智能检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科研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及相关成果转化。依托丰富的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广德市政府与国际竹藤中心初步达成“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意向,将在产业发展、科研基地及技术指导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四是强化产业培育,注入“以竹代塑”发展新动能。按照国家部委发布的“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目录,紧盯浙江双枪科技集团、中铁十八局环保有限公司、安徽欧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以竹代塑”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补齐在竹日用品、竹缠绕及竹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短板,提升全市“以竹代塑”产业竞争力。目前,浙江双枪科技集团已与广德杨滩镇政府签订投资协议,项目前期征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今年8月份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