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宣城市全力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高质量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顺利进入2020年度全省林长制工作督查激励名单,森林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到801.7亿元/年;4月9日,旌德县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了《“三化三绿”林长治,发展优势看“两山”》的典型发言,“中国林长制改革策源地”品牌越来越响亮。5月19日,国家林草局批复宣城市为全国6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之一,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
一、工作进展成效
(一)深化体系建设,持续打造制度改革创新的策源地
一是健全“责任链”。制定市级、县级林长年度任务书,分别明确108项、51项重点任务。严格落实林长会议、巡林、督导等制度,市级总林长、副总林长召开会议12次,研究部署林业碳达峰碳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26名市级林长深入一线巡林调研36次,带动2060名县乡村林长巡林2.6万次,解决突出问题1679个。
二是构建“监管链”。出台工作提示单15份、任务交办单1份、县级总林长令7份,推动各级林长深推实抓、区域林长上下联动。全省首创县乡村三级林长履职公示公开制度,每季度公示县级林长、每月公示乡村林长履职动态,接受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全省首创“林长履职集中调研月”活动,实地督查、推进县乡村林长重点任务落实。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各级林长、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及相关责任单位依法全面履职。
三是延长“保障链”。试点探索县乡村林长履职标准化建设,促进林长履职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开展“十个一”行动,聚力建设“中国林长制改革策源地”。落实科技专家307人、民警159人、护林员5390人,巡护林区17.5万人次,常态化服务林长履职尽责。强化项目支撑,继续实施林长制“五大工程”,实施项目210个,计划投资88.5亿元,完成林地报批154.5公顷。试点探索“有事您说话、我为您跑堂”工作模式,主动为林企、林农送政策、送服务,办理事项87件,办结率达100%。
(二)深化生态富民,持续打造特色林业产品的供给地
一是做大产业。完善G60科创走廊城市+南京“绿色共保”机制,深化与上海林业总站合作,促进林业产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5个国有林场与沪苏浙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结对共建”,组织4家企业参加中国花博会。坚持科技兴林、产业富林,推进国有林场事业发展,马头国有林场荣获全省唯一的2021年度“全国十佳林场”。持续扶持三大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累计经营木本油料l67.3万亩、竹林266万亩、中药材品种22个17万亩,年产值亿元以上林业企业30余家,实现林业总产值318亿元。
二是培育主体。加强分类指导和差异化服务,促进经营主体多样化发展,培育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135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4863个,申报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4家、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组建全省首家国有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森林资源11万亩、评估值超10亿元,实施林业产业项目2个、投资额9.79亿元。成立全省首家山核桃专业托管服务公司——宁国市众赢农业托管服务公司,托管经营100户800余个地块的3000余亩山场,预计全年可收获山核桃干籽30万斤。
三是盘活资源。深化林地股份制经营,引导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激发农民主动参与林权流转,新增林地股份制试点村6个,林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万亩,占试点村集体林地面积23.2%。高效推进林权收储担保中心建设,到位林权收储资本金4900万元,新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03笔9000万元,发放“五绿兴林·劝耕贷”27笔1400万元。发行全省首个林业非标专项债,有力保障木竹加工园区家居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债券融资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3.40%,发行期限为10年,票面利率3.47%。
(三)深化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森林旅游康养的目的地。
一是“森林+招商”。充分利用青山绿水、古道故居、古树名木等资源,积极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辐射带动乡村住宿餐饮、林下种养殖、零售等产业的发展,建成“中国森林氧吧”6处、森林人家136个、林家乐1470个,接待游客1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创成国家森林乡村39个、省级森林城镇60个、省级森林村庄296个,招引沪苏浙优质生态旅游产业项目12个,投资额超43亿元,打造大会山、虎山头等特色森林旅游景点。
二是“森林+步道”。依托古道、公路沿线山、水、人文、古建筑,完善徽杭古道、吴越古道等16条古道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连接森林游步道、公路,林区各类游览步道达5900公里,将沿线的自然生态、美丽乡村、人文风情串联起来,以路为景、串景成线,打造“皖南川藏线”等10条森林旅游精品线路。
三是“森林+基地”。加强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广德海棠小镇、旌德悠然谷等4处森林康养基地被评定为第一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位居全省第一。推广地方“云端植树、落地有惠”政策,组织20家森林旅游企业向全国履行植树义务的公民给予30元的门票或购物优惠,并且承诺1年内不限次数,引导居民消费,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四)深化绿色理念,持续打造生态文化融合的样板地
一是实施碳汇森林行动。举办“宣城市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暨‘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引导全社会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成果。宣城市直单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头建立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基地40余处,带动宣城海螺水泥、国投宣城电厂、安徽富盛置业等13家企业积极开展“碳中和”林建设试点,募集建设资金466.64万元,建设碳汇林547亩,宁国市港口生态工业园区营造“碳中和”林300亩。宣州区宛陵林场和泾县马头林场申报首批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拟碳汇交易面积2.33万亩。
二是优化国土绿化布局。健全国土绿化动员机制,开展“春节回家,我为汽车栽棵树”活动,在宣州区山岭村、郎溪县李村、广德市白云村等8个村(社区)试点,动员“有车一族”等545人栽种树木3474株,规划到2025年,全市所有燃油车主为每辆汽车栽至少1棵树。深入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突出以青弋江、水阳江水清岸绿为主的绿化建设工程插绿,以高铁、高速沿线为主的景观提升工程植绿,以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复绿,完成营造林121.7万亩,占全年任务量74%,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三是弘扬绿色生态文化。提升宣传质效,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央视一套《秘境之眼》节目组,推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猪獾、猕猴以及中华鬣羚2个特辑。承办安徽省“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宣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成果
自2020年7月启动,历时近一年,宣城市林业局与安徽大学合作,对全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实地监测和评估。这是在省内首次开展的通过实地监测数据来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工作。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育、固土保肥、林木养分固持、净化大气、森林防护、森林康养8个方面。具体监测和评估结果如下:
(一)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总量
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预期到2020年,全国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将达到15万亿元/年,按单位面积平均生态服务价值量推算我市预期目标值为549亿元/年 ,每公顷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6.79万元/年,人均生态福利 2.06万元/年。经安徽大学对我市范围内63个森林样点的测算,我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801.7亿元/年,每公顷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10.11万元/年,人均生态福利3.01万元/年。
(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构成
在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最大,这三方面价值占总价值的87.57%。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占比依次分别为:森林涵养水源价值占总价值的50.94%,固碳释氧价值占总价值的18.69%,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占总价值的17.94%,固土保肥价值占总价值的5.25%,净化大气价值占总价值的3.27%,森林康养价值占总价值的2.01%,森林防护价值占总价值的1.10%,林木养分固持价值占总价值的0.81%。
宣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物化功能显著。森林年涵养水源量39.19亿立方米,生态服务价值达408.39亿元。港口湾水库库容9.41亿立方米,全市生活用水总量1.747亿立方米,我市森林年涵养水源量相当于4个港口湾水库的库容,是全市生活用水总量的22倍。年固碳428.21万吨,释放氧气984.53万吨,生态服务价值达149.83亿元,我市工业企业年能源消耗总量396.06万吨标准煤,碳排放量293万吨,森林年固碳量是我市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的1.5倍。我市常住人口250万,森林年释氧量是全市常住人口年需氧量的15倍。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达143.82亿元。年固土量4377万吨,减少氮、磷、钾养分流失量47.95万吨,是全市农业化肥施用量的5倍,生态服务价值达42.06亿元。年吸收二氧化硫8.91万吨,氮氧化物0.44万吨,氟化物0.25万吨,滞尘1630万吨,净化空气价值达26.22亿元。年吸收二氧化硫量是我市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2.6倍,年吸收氮氧化物量是我市民用汽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的7倍。可见,我市森林的固碳量和污染物吸收量能有效中和我市的工业碳排放量和交通释放的污染物含量。森林康养价值达16.09亿元。森林防护价值达8.83亿元。森林树木每年固持氮磷钾养分4.45万吨,生态服务价值达6.45亿元。
(三)生态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生态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我市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27.05亿元/年,占全市森林总价值的28.32%;天然商品林生态服务价值141.70亿元/年,占全市森林总价值的17.67%;人工商品林生态服务价值为432.95亿元/年,占全市总价值的54.00%。每公顷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为11.15万元/公顷/年,天然商品林为14.24万元/公顷/年,人工商品林为8.84万元/公顷/年。
生态公益林中,涵养水源价值112.09亿元/年,固碳释氧价值41.98亿元/年,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47.54亿元/年,固土保肥价值10.90亿元/年,净化大气价值6.30亿元/年,森林康养价值4.13亿元/年,森林防护价值2.27亿元/年,林木养分固持价值1.84亿元/年。
天然商品林中,涵养水源价值64.79亿元/年,固碳释氧价值25.49亿元/年,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38.83亿元/年,固土保肥价值5.85亿元/年,净化大气价值2.41亿元/年,森林康养价值2.02亿元/年,森林防护价值1.11亿元/年, 林木养分固持价值1.20亿元/年。
人工商品林中,涵养水源价值231.51亿元/年,固碳释氧价值82.36亿元/年,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57.44亿元/年,固土保肥价值25.31亿元/年,净化大气价值17.51亿元/年,森林康养价值9.94亿元/年,森林防护价值5.46亿元/年, 林木养分固持价值3.42亿元/年。
(四)不同优势树种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我市不同优势树种森林中,阔叶林生态服务价值最高,阔叶林生态服务价值占全市森林总价值的42.53 %,针叶林占18.69 %,竹林占18.59 %。年价值总量依次分别为:天然阔叶林220.33 亿元/年,毛竹林121.98 亿元/年,人工阔叶林120.65 亿元/年,马尾松林67.17 亿元/年,杉木林54.36 亿元/年,乔木经济林29.65 亿元/年,外松林28.32 亿元/年,杂竹林27.02 亿元/年,茶园16.17 亿元/年。
天然阔叶林每公顷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最高。每公顷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依次分别为天然阔叶林16.19万元/公顷/年,人工阔叶林12.35万元/公顷/年,马尾松林9.53万元/公顷/年,毛竹林8.22万元/公顷/年,杂竹林7.71万元/公顷/年,外松林7.72万元/公顷/年,乔木经济林7.35万元/公顷/年,茶园7.27万元/公顷/年,杉木林6.71万元/公顷/年。
(五)不同行政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宣城市辖七个行政区中,宁国市森林生态服务年价值量最高,占全市总价值的28.71%;郎溪县最低,占全市总价值的4.46%。各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与森林面积多少成正比,依次分别为:宁国市230.01亿元/年,泾县149.52亿元/年,广德市119.80亿元/年,宣州区99.89亿元/年,绩溪县95.21亿元/年,旌德县69.44亿元/年,郎溪县35.70亿元/年。各地每公顷森林生态服务年价值量差异不大,依次分别为宁国市11.58万元/公顷/年,绩溪县10.46万元/公顷/年,旌德县10.13万元/公顷/年,泾县9.86万元/公顷/年,宣州区9.53万元/公顷/年,郎溪县9.51万元/公顷/年,广德市8.66万元/公顷/年。宁国市的年价值量和每公顷年价值量在所有行政区中均最高,是因为宁国市森林面积最大,而且宁国市阔叶林面积占比高,占其总森林面积的49.56%。广德市每公顷价值量最低,主要是因为其阔叶林面积占比很低,仅占其森林总面积的9.96%,而毛竹林面积占比高达45.53%。因此,要想提高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应该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提高阔叶林面积比例。
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预期到2020年,全国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将达到15万亿元/年,按单位面积平均生态服务价值量推算我市预期目标值为549亿元/年,每公顷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6.79万元/年。本次评估得出我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801.7亿元/年,每公顷价值为10.11万元/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最新的我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数据,我省每公顷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平均为9.6万元/年。我市每公顷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也高于全省平均值。但是与国内和省内其他生态质量最好的地区相比,我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还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