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大学习,工作大讨论”交流发言
汤飞洋
2022年11月21日
根据局“理论大学习,工作大讨论”活动安排,今天我结合本职工作及学习二十大精神的感悟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交流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思考,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从19年初到现在已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三年多,从行外人到行内人,我想先谈谈自己的三点切身感受。
一、对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而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都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十大还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特别是提到了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其重视程度也在不断被提高。从近三年来多来我就先后经历了市委巡察、省环保督察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就有所体现,特别是两次环保督察,森林资源管理都成了督察的重点。
二、森林资源管理的风险系数日趋上升。一方面机构改革对乡镇林业工作力量和执法力量的削弱,导致日常监管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问责追责越来越严格。从“局外人”来眼中看,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人从事行政审批,“权力大”,但是在“局内人”眼中,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要想有创新是很难的,如果能执行好政策,不出问题不出事,就已经很出色,因此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以来我一直告诫自己要依法依规,严守底线。
三、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任务显著加重。早些年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基本只有林地报批和林木采伐两项中心业务工作,但是近年来,林草湿综合调查工作即原一类调查由五年一次变为每年一次、公益林天然林的规范管理、森林督查、林地审批权下放等都是新增加的工作任务。特别是森林督查工作从2018年开始由无到有,从每年一次到今年两次到明年要一个季度一次,每次下发我市的变化图斑数在六七千左右,均需2人现场核实。同时随着工作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实施以图管林,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国家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在发表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章《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新引擎》中也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森林资源由“绿起来”走向“活起来”“好起来”的新要求和一系列新任务。
对于接下来如何适应这些新形势和新要求,做好新时代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在体制机制上,要优化森林资源保护的考核机制。机构改革造成基础林业工作力量的削弱问题短时间内暂时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但是可以在年终考核上做文章,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将发生重大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和履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力作为考核评优的一票否决项或者是实际的决定项,让各级政府切实感受到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二、在队伍建设上,要增强林业行政执法力量。为着力解决森林公安转隶后林业行政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一方面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和林业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规范执法相关制度,努力解决执法服装和装备等问题,提高森林资源管理和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另一方面要从林业系统外部壮大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将林业行政执法委托给乡镇综合执法队伍承办,同时加强与公安部门沟通对接,将部分复杂的行政案件委托公安办理,从而减轻县级林业执法的压力。
三、在工作方式上,要用好第三方服务。面对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我市各地近两年来在尝试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方式方法,可以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森林督查核林草湿综合监测等工作上,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森林资源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机构提供技术、企业个人落实整改、部门监督管理”,构建起多方协调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工作模式。引入“第三方”并不是“放手不管”,一方面主管部门必须派人全程参与第三方的工作,当好“监工”。另一方面建议可以出台一些规范第三方机构服务的指导意见,对机构资质准入、服务质量等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在工作态度上,要坚持原则,严守底线。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岗位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原则、明白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原则。在工作中不做老好人不当和事佬。讲党性,讲原则,对党和人民负责。秉公办事,铁面无私,拿得出骨气,拿得出依据,全身心投入为为人民办实事中去。同时严守底线,以身作则,管好身边的人与事,不给组织添麻烦,不给家庭添困难。
党的二十大再次扬帆起航,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林业发展的新征程。我将在新时期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局党组的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支持下,相信我市的森林资源必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进一步夯实美丽宣城的生态基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